
“中国有靠买比特币发财的人吗?” 在加密货币的舆论迷雾中,这类 “财富神话” 从未断绝,但剥开表象可见:所谓 “靠比特币发财” 的典型,多是像钱志敏一样的违法犯罪者,而普通投资者不仅难见收益,更常沦为骗局的牺牲品。结合真实案例与我国法律红线,所谓 “比特币发财梦” 本质是违法陷阱的遮羞布。
被包装成 “比特币富豪” 的,实则是洗钱与传销的操盘手。2024 年曝光的钱志敏案极具代表性:这位化名 “花花” 的蓝天格锐老板,通过虚构 “清华双博士” 身份、组织虚假矿场考察等手段,以 “投资比特币挖矿返利” 为诱饵,非法吸收公众存款超 30 亿元。她将犯罪所得购入 6.1 万枚比特币,按峰值计算价值超 320 亿元,看似 “靠比特币发财”,实则是利用虚拟货币的匿名性洗钱。最终,钱志敏在英国落网待审,其 “财富” 也被认定为犯罪所得,印证了 “比特币发财” 的非法底色。
普通投资者的 “发财幻想”,早已被无数亏损案例击碎。蓝天格锐的受害者中,重庆教师郑正歌投入 100 多万元,沈阳投资者王优雅被骗 80 万元,他们听信 “30 个月翻倍返利” 的宣传,甚至把返利再投入,最终血本无归。这类悲剧的根源在于认知错位:比特币价格波动剧烈且无价值支撑,2025 年单周 4.3% 的震荡幅度已属平缓,极端行情下单日跌幅可超 7%,普通投资者根本无法精准把控买卖时机。更致命的是,我国明确禁止虚拟货币交易,即便有人短期获利,也面临资金无法兑现、平台跑路等风险,所谓 “发财” 不过是镜花水月。
法律层面的重锤,早已击碎比特币的 “发财” 合法性。我国央行等部门明确,虚拟货币相关业务属非法金融活动,交易不受法律保护。钱志敏并非个例:2023 年浙江警方破获的比特币传销案中,头目靠发展下线 “炒币” 敛财 2 亿元,最终以组织、领导传销活动罪获刑 12 年。即便不涉及传销,个人参与交易也面临多重风险 —— 私钥被盗、平台倒闭等问题频发,且因交易非法,维权无门。
所谓 “中国靠买比特币发财的人”,要么是触犯法律的罪犯,要么是活在谣言中的幻影。钱志敏的落网、无数投资者的亏损,以及 “虚拟货币交易非法” 的法律定性,共同戳破了 “比特币发财梦”。对普通人而言,与其沉迷虚无的财富神话,不如认清现实:在我国,任何依托虚拟货币的 “发财” 路径都已被法律封堵,远离相关活动,才是守护财产安全的唯一选择。